鲜于氏是什么意思,复姓新鲜是什么国籍?
鲜姓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。鲜姓多源自复姓、如鲜于姓、鲜虞姓、鲜卑姓、鲜阳姓等,据载,鲜于氏的始祖叫箕子,是商纣王的叔叔,鲜包括鲜于,但鲜于不能等于鲜,鲜姓的来源比较复杂,有多个来源,其中一个就起源于商纣王叔叔箕子。箕子的后裔中将自己的“鲜”姓和封地“于”结合起来,鲜于枢复姓鲜于鲜于(Xiānyú)姓:1、出自子姓,以国名、邑名合并为氏。
不是,但我国有复姓鲜于。姓氏鲜于,拼音xiānyú、xiǎnyú,2021年全国总人口不足千人〔属稀有姓氏〕。百家姓里有“鲜于”这个姓氏。鲜于(xiānyú)姓,源于子姓,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。属于以国名、封邑名合并为氏。公元前十一世纪,西周初年。鲜于氏,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丁零大姓之一。主要分布于定州(治卢奴县,今河北定县)。
鲜于(Xiānyú鲜于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子姓,以国名、邑名合并为氏。商朝末君纣王有叔箕子封于箕(今山西省太谷县),官为太师,多次就纣王的荒淫残暴。步六孤氏(步禄孤氏、步鹿孤氏),为鲜卑族古老的部落,其族以步六孤部落名称为氏,由于汉语译音的差异,汉朝北方人通读“禄”为“lù”音。鲜做姓氏时读音有三:xiān、xiǎn、xiàn。
一、鲜(鮮)xiān。1、鲜于姓:出自子姓,以国名、邑名合并为氏。商朝末君纣王有叔箕子封于箕,官为太师,多次就纣王的荒淫残暴进谏,纣王仍依旧如故,不思悔改。鲜姓起源有二:(1)以封地为姓的姓氏。出自殷商子孙后裔,得姓始祖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名叫胥余。商朝末年,纣王的叔父胥余曾授封于箕(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。
公元前11世纪、西周初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得姓。2、大禹鲜姓:(渝黔川谱)出自姒姓。李叔明传李叔明,字晋,阆州新政人。本鲜于氏,世为右族。兄仲通,字向,天宝末为京兆尹、剑南节度使。兄弟皆涉学,轻财务施。复姓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。复姓的来源较多,例如官名、封邑、职业等,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。
1、鲜于姓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436位。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400位以外,2、2013年《中国四百大姓》最新排名中,前400位中复姓只有一个,就是欧阳。辛唐不是复姓,或许是父母姓氏组合得来的,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:欧阳、太史、端木、上官、司马、东方、独孤、南宫、万俟、闻人、夏侯、诸葛、尉迟、公羊。